蝸牛的咒語

青蛙巫婆童話蛙

 觀蛙庵 張東君

這本書於1988年由Puffins Books出版,作者為Joanne Ryder,Lynne Cherry。它還曾經獲得由紐約科學院(New York Academy of Sicence)所頒發的傑出兒童科學讀物獎喔(Outstanding Science Book for Young Children)!

  書多就是有這個好處。巫婆正在如火如荼的舉辦『蝸台瘋』-臺灣陸生軟體動物多樣性特展,然後為了打展覽及說故事,還真的從書堆中撈出一本有蝸牛、有蛙的書呢!『蝸台瘋』到十九日下午四點為止,在台北市仁愛路一段的青少年育樂中心展出;從十月二十二日起,則搬到台北市立動物園的圖書館迴廊展出喔!歡迎大家來尋蝸。

  想像一下,自己的身體非常柔軟,裡面沒有半根骨頭!自己的身體是灰色的,顏色很像輕煙。

在這張圖的左下方有一隻青蛙躲在蕈類的旁邊,在青蛙和蕈類之間還有一隻蝸牛,不過大家就算用放大鏡大概也看不見吧。真可惜。

看到圖的左下角的青蛙和蝸牛了嗎?不是牠們變大了,是(想像中的)你縮小了喔。還是找不到青蛙和蝸牛的人,就用鳥和兔子比一下大小吧。

  繼續想像。你正在縮小(巫婆說,這裡要像受催眠一樣的,不停的告訴自己「我在縮小、我在縮小」喔)。

  越變越小、越變越小、越變越小。

  現在你只有兩英吋高,躺在褐色的土壤上,身體很軟、顏色灰灰的。

  現在開始想像自己沒有手也沒有腳,想像自己是不能走也不能跑的。

  可是,你可以在地上滑行!還會在地上留下一道黏糊糊的痕跡。因為這樣能夠讓你更容易爬,而且感覺涼涼的、很舒服喔。

  你有一個頭、一個嘴巴、還有成排成排的小牙齒。

  可是你的牙齒,是長在你的舌頭上面呢!你是用你的舌頭去刮東西吃。只要用舌頭「舔」一下萵苣,就可以「刮」下一些碎片到嘴巴裡去了喔。

大家可能都不知道大部分的蝸牛有兩對觸角,長觸角上有眼睛、短觸角用來感覺周遭環境。而一對觸角的蝸牛的眼睛,是長在觸角基部的。下次畫蝸牛的時候,不要畫錯眼睛的位置喔。

  當你在濕濕軟軟的土上爬行的時候,你會用兩隻短觸角去碰周圍的東西。而在你的頭頂上,還長了兩隻長觸角,你可以把它們伸得很長很長,看起來好像兩隻角一樣。

  你黑色的小眼睛,就長在這一對長觸角的頂端。長觸角用來「看」周圍的東西、短觸角用來「感覺」周遭的事物。

  突然,你的觸角告訴你,周圍有某種大的動物存在!你趕快就把你的觸角縮回來。你把眼睛縮回觸角中、再把眼睛縮回頭裡面。

  當你覺得安全了以後,你才再度把眼睛伸出來,伸得高高的好看周圍的世界。

  你現在是又軟、又小、慢慢的在葉子的上面、下面、倒著、正著爬行。

  在你的背上有一個不太重的、捲曲的殼。它是你身體的一部分,會跟著你一起長大。
 

兩對觸角的栗蝸牛
兩對觸角的班卡拉蝸牛
一對觸角的青山蝸牛

一對觸角的大山蝸牛

  不論是在何時何地,只要你想休息,你都有地方可以去。你只要先把觸角縮回頭裡面去,再把頭和身體縮回你的殼裡面去,就可以好好休息、好好睡覺了。

  巫婆這回把整本書的內容都給譯在這兒啦!還真是大放送呢(希望美國的出版公司不要罵我。不過這本書的圖片很重要,請大家去找來看囉)。
 

  巫婆自從兩年前看過謝伯娟(比巫婆年輕許多的學妹)寫的,由農委會發行的蝸牛圖鑑以後,就一直不停的煩她,說我要作個人可以穿進去的蝸牛衣來玩。到了去年,她寫了一本『蝸牛不思議』(遠流出版社)時,我還在繼續ㄌㄨˊ她。最後的結果,就是我們今年分頭申請計畫,並獲得農委會林務局大力的支持、教育部的支援,而辦成了現在正在展的『蝸台瘋』。然後,巫婆兩年來的心願也終於要達成啦!巫婆目前請人趕工製作成人和兒童版的蝸牛衣,準備在動物園的蝸牛特展開幕時(以及周末駐站時)舉辦「蝸牛爬行比賽」喔。請大家要記得來玩。

  對了,青少年育樂中心版『蝸台瘋』才有的特別門票,是巫婆為了要宣導蝸牛的「觸角有幾對」、「眼睛在那裡」的四種蝸牛帽喔。絕對是物超所值。展期只到十九日,趕快趁著周末假期來收集帽帽吧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005.10.27 

 

童話蛙首頁 童話蛙目錄

青蛙巫婆的部落格 蛙友交流網 青蛙小站